胸壁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ICC抽不出回血,最后一天的化疗还能继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 http://m.39.net/pf/a_4561825.html
医院订阅哦

临床案例

患儿男,15岁,多饮、多尿2年,诊断鞍区生殖细胞瘤5月余。

年5月20日右侧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5月22日-26日行第一程化疗,方案为顺铂36.5mg*3d,依托泊苷mg*5天。6月27日-7月1日行第二程化疗也顺利完成。

7月15日收入院进行第三程化疗,左侧臂围25.5cm,右侧臂围25.5cm,前四天化疗均顺利进行。

第五天用药之前常规评估导管功能,冲管顺利但未见到回血,嘱患儿咳嗽,调整体位,仍不能见到回血,揭除敷料后将导管向外拔出0.5厘米,未感知明显阻力,更换敷料后仍旧未见回血。

医院静脉治疗小组后予以拍胸片,可见导管完整,管尖位置正常;尝试予以生理盐水ml输注,输注速度正常,患儿臂围无增加,胸部无隆起,患儿无不适主诉。于是在严密监护下将第五天化疗方案完成,患儿无任何不适,输注结束后予以冲封管,仍旧不能见到回血。

01

PICC使用之前一定需要抽回血吗?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明确指出: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是否在静脉内。如果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年美国INS输液指南中也规定:每次间断使用血管通路装置之前,以及当持续性给药出现临床指征时(如堵管迹象),通过冲管以及抽回血的方法评价血管通路装置的功能。

02

有哪些原因导致不能抽出回血?

常见的原因有:①导管不在血管内;②导管在血管内打折;③导管开口紧贴血管壁;④导管的瓣膜出现问题;⑤纤维蛋白鞘和血栓形成。

具体到本例患儿,已经顺利完成2程化疗,本程化疗也已经完成四天,能够顺利抽出回血,所以可以排除导管不在血管内。

导管使用过程中不能排除体位、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导管尖端异位甚至打折,所以进行了X线检查,再次确认了导管的完整性以及尖端位置。导管开口紧贴血管壁导致的不能抽出回血可以通过调整体位、调整尖端位置改善,患者咳嗽也可以使胸腔压力产生变化从而起到调整尖端位置的效果,所以我们为患者进行了换药,拔出了一点点导管,同时也嘱患儿咳嗽。

导管瓣膜功能是否正常不能确认,如果瓣膜可以向外打开但是不能向内的话对于输液影响不大。但是不能确认是否形成了血栓和纤维蛋白鞘。

03

有什么检查可以确认患者是否形成了血栓和纤维蛋白鞘?

遗憾的是,X线检查并不能判断是否存在血栓或者纤维蛋白鞘。静脉造影是诊断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但是具有创伤性,会造成显影剂负荷和放射损伤,并且费用较高,临床上一般很少采用。

B超检查在诊断静脉血栓和纤维蛋白鞘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报道。沈宏雯等对22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出现局部症状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导管在血管内位置及走向,血管管径、血流方向及血流状态,是否有血栓形成及形成部位、大小、形态、血流情况等,可见血栓形成的局部静脉管径增宽,血管不能压瘪,管腔内可见低回声,部分或全部闭塞。傅藏藏等用超声诊断一名PICC伴纤维蛋白鞘的患者,B超表现为左上臂静脉置管周围低回声区。

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关于静脉血栓预防和管理的指南,认为静脉超声对于怀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是较好的选择,如果患者有深静脉血栓症状或征象或怀疑深静脉血栓时,应尽快(4h内)做B超检查。

超声下静脉血栓的表现,来源于《浙江临床医学》

超声下纤维蛋白鞘的表现,来源于《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04

如果患儿真的存在血栓或者纤维蛋白鞘,还会有其他的表现吗?

绝大多数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没有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与体征。与静脉血流阻塞有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但不限于:①肢体末端、肩膀、颈部或胸部疼痛;②肢体末端、肩膀、颈部或胸部水肿;③肢体末端红斑;④肢体末端、肩膀、颈部或胸壁上的外周静脉怒张;⑤颈部或肢体运动困难。沈宏雯的调查显示有血栓的22例患者均有肿胀疼痛、肌肉酸胀、局部硬块等症状,其中13例有紫绀、皮温高、肢体麻木等症状。

纤维蛋白鞘包裹导管后可以形成类似于单向阀门式机械活瓣,临床表现为推注液体相对容易,但抽回血比较困难,且对输注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纤维蛋白鞘形成后1周~-2周呈现出无症状状态,功能障碍相对较小,但在平均置管15周后会出现导管功能障碍,甚至失功。不仅影响到病人治疗,还会引起继发性的感染和血栓。

患儿转归

第五天化疗结束后患儿无异常予以出院,出院时导管仍旧冲管时无阻力,但不能见到回血,双侧臂围同前相比并无变化,患儿无不适主诉。

一周后患儿反院进行导管维护,很顺利的抽出回血,后询问患儿母亲得知,患儿在返院前一天参观了*事博物馆,上上下下跑了一天的时间。推测上次回血抽不出来还是与导管尖端的位置有关。

虽然本案例中患儿有惊无险,但是事后查阅文献发现处理中还是存在瑕疵,既然不能排除血栓和纤维蛋白鞘的存在,应该及时进行检查,如果确实存在,可以积极溶栓,保证导管的正常使用。可以发现血栓和纤维蛋白鞘的检查手段是B超,无创、无辐射、费用低廉。

专家点评

程艳爽

医院肝胆外科护士长,北京护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护理信息学专业委员(CMIA-IN)委员。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审稿专家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PICC抽不出回血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可能困挠着很多护士。本文作者以个案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对PICC抽回血的规定要求,抽不出回血的原因,确认血栓和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方法及临床表现。使读者明确了这一“小问题”的大学问。

临床工作中,在PICC抽不出回血的情况下,应首先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如果导管位置正确,冲管顺畅,导管可继续使用,如果冲管不顺畅,建议行B超检查,看是否有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谨慎使用。

参考文献:

1.沈宏雯,徐晓翌,吴旭敏.超声诊断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血栓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5).

2.傅藏藏,张超朗,诸纪华.一例白血病患儿纤维蛋白鞘包裹PICC引起拔管困难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34(36):.

3.曹莉萍,闫伟娜.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31):.

4.张丽,陆箴琦.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

作者:Meimei

图片:作者提供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