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心提升第93期培训活动在遵义召开 [复制链接]

1#

5月7日,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第93期培训活动在遵义取得圆满成功!本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全科医师对于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急救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民健康守门员”。

此次会议由CCAC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担任会议主席,医院徐平教授和医院石蓓教授共同担任联合主席,以及来自中医院、清华大学医院、首都医科医院、医院、贵州中医院、医院的十五名专家教授全程参与。医院石蓓教授宣布会议开始。

CCAC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

医院徐平教授

CCAC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医院徐平教授分别做大会致辞。他们表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在不断攀升,发病年龄也有所提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人群健康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健康中国年”机遇时期,全科医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对全国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医院张萍教授强调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干预的综合防治措施、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首都医科医院刘梅颜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治疗之中,通过双心治疗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双心治疗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刘梅颜教授也提出了在双心治疗概念中,如何提高患者自主康复效率,是医生应该思考的。

医院石蓓教授讲述基层高血压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石蓓教授强调首先要降压达标,其次是平稳降压,再者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

医院徐凯教授:无论是否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等方式血运重建,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患者整个治疗的基石。临床实践中应充分考虑PCI患者再次缺血事件、出血风险、药物依从性及价格,全面权衡利弊,进行个体优化的抗血小板治疗。刘斌教授强调要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识别.

医院李小薇教授指出:体表心电图(ECG)是一种实用的临床检查手段,是记录人体心脏电流活动的一种方法。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十分广泛。临床医生应该了解心电图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养成正确阅读心电图的习惯,同时了解异常心电图,并且要多学多练!

贵州中医院周凌云教授:心力衰竭仍然是全球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指南基于当前证据更新了治疗推荐。这些推荐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的方法来管理心力衰竭患者,目的是提高监护质量,并符合患者利益。在已公布的证据支持下,提出了新的建议,并通过已发表的高质量成本效益研究为某些临床处理提供了价值陈述。

医院赵然尊教授:心血管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且随着糖尿病患病率而上升。而在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52.9%。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案不断优化,其零级/一级预防变得特别关键。在一级预防中,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危险因素的防控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核心。

医院汪松教授: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约54.4万例,绝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脏骤停,而90%以医院之外。研究表明,心跳骤停救治时间是发病后4-5分钟内,在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50%,抢救时间早1分钟,成功率将上升10%,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一、评估环境:在心肺复苏开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所处环境是否安全。

二、判断有无意识:1.轻拍伤者面部及肩部,并在双侧耳边大声喊叫名字。2.使伤者去枕仰于地面或者硬板床上,解开上衣和裤带。

三、胸外心脏按压:1.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正确的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2.左手掌跟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左手指翘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伤者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以髋关节为轴,匀速按压(频率-次/分)。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的按压位置不变。

四、保持气道通畅:1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去除,畅通气道。2.开放气道,用一只手按压伤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五、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

会议现场还汇集了来自于遵义不同学校的全医院的全科医师现场学习全科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

通过高水平活动平台,广泛开展交流,深入学习先进理念,并将心血管病救治领域新信息和新技术传播到基层,让更多的全科医生和基层医生救治水平得到提升,切实保障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