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单位组织还是个人自费,每年的常规体检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常规的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超声、心电图等等,这些检查项目不可以说毫无用处,但是对于癌症的筛查来说还不够全面,常规体检对于癌症的诊断率往往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知道一些有意义的癌症筛查项目,选择正确的项目才能发挥体检的真正意义,对于癌症才能做到真正的早发现早治疗!
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特点,所选择的检查项目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先要明确是否为相应癌症的高危人群,如果符合相应的条件以后再进一步选择相关的检查项目。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1.超过40岁有两个礼拜以上的肛肠症状比如:便秘、腹泻、大便不成形、变细,脓血便或者有固定的腹部隐痛,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等等。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包括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子女上上下下的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如果有直肠癌患者,都属于高危人群。
3.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一般情况下年纪在50岁以上的人群,被认为是结直肠癌高发人群,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该引起重视
4.长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检查项目:
1.直肠指检,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直肠指检对及早发现肛管、直肠癌意义重大,可使约75%的早期直肠癌得到确诊。
2.大便隐血实验:前面的文章已经详细介绍过,如果结果异常的话就需要进一步肠镜检查,如果肠镜没有发现问题的话则需要做胃镜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可能。
3.肠镜:肠镜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这句话已经反复说过很多次了,无论是筛查、确诊、治疗,肠镜都是结直肠癌的不二选择。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1.未生育或者是≧35岁的初产妇或者是初次月经≦12岁: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与内分泌激素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雌激素的增高,因此月经初潮比较早、晚婚、晚育还有绝经比较早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就会增大。
2.一级亲属在50岁之前有患乳腺癌的以及两个以上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都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3.有乳腺癌病史或者乳腺活检结果为重度非典型增生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
4.胸壁放射治疗病史超过十年的患者
检查项目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无论是否有高危因素都需要重视,只是高危人群检查频率更高、力度更大而已。
1.临床体检:由专业的甲乳专科医生对患者乳房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体格检查,一般女性20岁-29岁没三年一次,30岁以上每年一次,乳腺高危人群20岁以后每年一次。
2.乳腺彩超:30岁以后建议每年一次
3.乳腺钼靶摄片:40岁每1-2年一次,60岁以后每2-3年一次
肝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有以下症状这都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
1.有乙型肝炎病*或丙型肝炎病*感染者:肝癌三部曲的第一步就是肝炎,而且我国肝癌患者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肝炎。
2.有肝癌家族史:肝癌一般不会遗传,但是肝癌家族史的人比一般人容易患肝癌,属于高危人群。
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肝癌的癌前病变,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都应该高度重视。
4.药物性肝损伤患者。
检查项目
肝癌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联合检查,每个6月复查一次,医院,最好是固定的医生,这样可以更好的监测自己的病情。
胃癌的高危人群:
1.胃癌的发病年龄比结直肠癌要早,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上就属于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反复炎症刺激是癌变的一个高危因素,因此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胃溃疡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
3.胃息肉:有胃息肉要及时处理,否则有恶变的风险
4.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4.明确家族史;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检查项目胃镜检查是胃部疾病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胃镜不仅可以明确胃部有无疾病,还有做病理活检、息肉切除。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1.家族性胰腺癌中胰腺癌患者的一级亲属
2.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患者:PJS是指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色素斑和肠道的息肉,多伴有明显的家族史,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3.遗传性胰腺炎患者
检查项目
推荐大部分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或磁共振(MRI)/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超声内镜和磁共对于的胰腺病诊断率差不多,但是优于CT,一般作为首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