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癜风 http://m.39.net/pf/a_5112510.html年05月14日,国际华人麻醉学院(ICAA)联合我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开启第十五轮病例讨论-以问题为导向的麻醉临床思维训练营!
ICAA专家刘虹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童传耀教授(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周少凤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薛张纲教授(复旦大学)、孟令忠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储勤*教授(医院)进行在线讨论点评并对本次病例讨论质量给予高度肯定,本次训练营吸引了14.26万医学同道在线学习。
以下是毛佳老师的病例讨论内容分享,并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如有不足之处,欢迎麻醉同仁批评指正!
术
前
评
估
#1
创伤病史
1.创伤的经过
a.什么时候发生的创伤,有目击者吗
答:入院当天12时左右发生的创伤,有目击者。
b.病人当时是行走还是骑车,撞他的车速大概是多少?
答:病人当时在轿车下边修理刹车,司机误以为车已修好,就开始倒车,从其身上碾压。
c.病人被车子从身上碾过,是前车轮还是后车轮,还是前后车轮都从他身上碾过(受伤两次)
答:车轮没有从身上完全碾过。
d.病人是什么部位着地的,当时有没有意识丧失?
答:病人当时平躺在地上,当时没有意识丧失。
e.什么是直接创伤,什么是间接创伤,什么是怎样的致命创伤?
答:直接创伤:暴力直接作用于受伤部位;
间接创伤:暴力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于创伤部位,如高处坠落,足部着地,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椎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
致命创伤大致分三类:
第一类:致命性气道损伤:包括气道阻塞、颈椎骨折、颈部钝性创伤、颈部穿透伤;
第二类:致命性呼吸系统创伤:包括连枷胸、张力性气胸、血胸、肺挫裂伤。
第三类:致命性循环系统创伤:包括主动脉撕裂伤、心包填塞、腹内出血、严重或多处骨折。
2.现场急救
a.是谁打的电话呼叫
答:患者同事。
b.过了多少时间才达到?
答:20分钟左右。
c.的人员当时是怎样检查病人(创伤病人的现场检查要点的内容),当时是怎样进行颈椎保护和减少与搬运有关的损伤?
答:问了受伤的情况,做了体格检查,考虑没有颈椎损伤,就没有进行颈椎保护。
d.注意颈椎的保护了吗?用了保护装置,用的是什么样的担架?
答:没有进行颈椎保护。
e.人员在现场是怎样检查病人的其他生命体征了吗?有记录吗?
答:进行了无创血压测量,心电图监测。具体结果不是很清楚。
3.创伤病人的转运
a.医院:
i.送医院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综合考虑:该病人的受伤情况、我院针对创伤患者所具备的能力、外院转入我院的距离(大概30分钟的路程)、我院派车,由急诊科及ICU医生亲自随车接患者。多方面原因斟酌,该患者来我院可以得到更好的救治。
ii.是用急救车转运还是其他的运输方法?
答:用急救车转运患者。
iii.医院医院大概的时间?
答:事先沟通了。
b.病情沟通
i.在现场和转医院的抢救人员进行沟通
答:进行沟通。
ii.如果是,沟通的内容有哪些?
答:患者目前的生命体征,患者受伤的部位,目前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怎么样,做了哪些简单的治疗。
c.转运过程的监测和治疗
i.急救车里备有生命监测设备,具体进行了怎样的监测
答:心电图、无创血压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
ii.有没有生命体征监测的记录单
答:有。P:次/分,BP:/60mmhg,R:20次/分,spo2:%。
iii.在急救车进行生命保护的抢救治疗
答:进行了生命体征的监测,静脉通路开放(24G静脉留置针)
iv.常见的急救治疗包括那些(呼吸道,止血带,固定架,等等)
答:医生、护士、急救药品、供氧装置、呼吸机、插管设备、带心电监护的除颤仪、止血带、固定架等。
v.的人员在现场或急救车里开发了静脉通路了吗,是什么?
答:开放了静脉通路,用的是24G。
4.医院的创伤团队
a.医院,急救,急症,和创伤是同一词还是有不同的专业人员组成?
答:急救一般指院前急救,对急症及创伤患者进行现场生命支持和急救处理。医院急诊科承担,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治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创伤只是急救或者急诊中的一种类型。但是急救、急诊不一定属于创伤。医院创伤有专门的创伤团队。
b.医院有没有一个创伤团队?如果有,那创伤的团队里有哪些成员(医生,护士,实验室,药房,配血,警卫,机关协调人员,等等)
答:有。创伤外科,急诊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影像科,输血科,医务科等。
c.医院对这个团队是否就创伤医疗进行专业的和定期的培训?
答:进行培训。
d.有没有国家,省市,医院的创伤病人抢救手册/指南?
答:参考国内外创伤患者救治指南,有本院抢救手册。
e.一旦发生有严重创伤的事件,团队的人员之间是怎样进行沟通的?
答:电话,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