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视角”系列文章并非纯中医理论知识,而是从现代科学和营养学角度对食疗养生及药食同源食材进行解读,以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启迪智慧,为理解古人的智慧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前些日子,亦茹与大家一起探索了*芪与大气下陷的那些事儿。
链接在这里?
(气虚、脾虚人群如何抓住夏日好时机,补气健脾,升阳举陷?)
有很多朋友说,想了解一下*芪的其他用处。
这不,亦茹火速理好思路,冲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啦!
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疮疡
*芪有一个很重要的本领,就是托*生肌,用于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
中医认为,重用*芪,能温养脾胃而生肌,补气分以生肌肉,补益元气而托*。也正是因为如此,*芪素来有“疮痈圣药”、“疮家要药”之称。
*芪善于调理的溃疡是哪种呢?
*芪调理溃疡:
*芪善于调理的溃疡,不是刚刚形成的溃疡,而是那种形成了很久,有的甚至好几年都没有闭合,无论怎么处理都不愿意愈合的溃疡。甚至日久天长,外面的口子看起来都变小了,但里面的溃烂却越来越大,得不到控制。
对于这种十分棘手的溃疡,重用*芪是不错的选择。
有人可能会想象不到这种情况,甚至还会问:“还有这样的溃疡吗?”
不仅有,在临床上还十分常见且难办,因为确实不好治。所以*芪的应用对这一部分患者来说,意义是非常大的。
?手术后伤口长期不愈合?
如果您在外科病房逛几圈,就会发现,在外科手术后,很容易出现伤口久久不能愈合的情况。
年轻人或者是针对单纯外伤进行的手术相对来说会好一些。比如青少年血气方刚,跟人生气,用拳头哐哐捶墙,把手捶骨折了,然后去进行手术把骨头接上。他们比较年轻,受的伤也是外力引起的,并且没有伤及脏腑,所以手术后伤口愈合会相对快一些。
但是如果是年纪大一些,因为脏器的病变,进行的是需要“开腹”的手术,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外科手术再耗伤一下气血,术后很容易出现气血虚弱的情况。气血一虚,无力生肌,伤口就不容易愈合,还有可能会发生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的现象。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亦茹曾经遇到过这样一则病例,是一位老年患者,进行了一个胃肠道的小手术,手术后伤口就是不愈合,最开始只是口子合不上,后来竟然还感染了。
刀口感染的处理很折磨人的,需要把脓液挤出来,很痛苦。抗感染药也在用着,每天也在给伤口换药,可就是不见好。
后来,请会诊,中医科的主任过来了,将《外科正宗》中的透脓散根据患者自身的体质增减了几味药,给患者服用了几剂之后,伤口渐渐就好了。这里面,就用到了大量的*芪。
还有在肛周脓肿术后使用*芪的,我们都知道,“肛周”这个位置本来就十分容易感染,不太好愈合。但是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若是在此术后使用*芪,症状评分通常都会有所降低,伤口愈合时间会得到缩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理此类问题的时候,*芪的用量是比较大的,30克、60克甚至克,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加减和配伍,所以最好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骨折愈合?
年纪大的人骨头比较“脆”,不仅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后还不太容易“长好”。
对于这种情况,*芪也是有好处的。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骨折模型发现,*芪能够通过增加骨折局部钙盐的沉积,加快骨小梁的生长连接与改建,在骨痂修复期可明显加速骨痂的形成,增大骨痂范围和体积,增强骨密度。
与此同时,还可加快成骨细胞的生成,使骨密度增加,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肿瘤患者伤口难愈?
其实亦茹不太爱讲肿瘤,因为这类疾病确实太痛苦了。亦茹每次讲到这些,都会有些许“代入感”,心里会很难过。
但是,如果讲到的东西能为大家提供哪怕一点点帮助,那都是值得的。
现如今治疗肿瘤大多数还是在进行着手术治疗,手术后创伤比较大,手术疗程比较长,术后卧床恢复时间长,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伤口很容易不愈合。
再加上肿瘤这种疾病就会存在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障碍,使机体的修复和免疫功能受到影响。这样一来,不单单是手术伤口,即便是身体哪处不小心破口了,都不太容易长好。
免疫力下降、疮口长期不愈,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无法按时接受后续的放化疗,从而影响到生存期。
部分中医学者认为,肿瘤患者术后创口久不愈合,大多气虚血瘀,而*芪不仅益气固表,还可托*生肌,是很好的选择。
△*芪
有研究表明,*芪可以明显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疮面愈合,缩短疮面愈合时间。
*芪既能补气生血,又可托*外出,生肌敛疮,对于气血不足的肿瘤患者而言,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了。需要注意的是,调理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时,常与补气血、生肌敛疮药同用。
子宫肌瘤
我们熟悉的民国名医张锡纯经常用*芪来调理妇人癥瘕(zhēngjiǎ),这癥瘕是什么意思呢?
在历代医籍中,经常把积聚称为“癥瘕”。《诸病源候论》中讲到:“妇人若经血未尽,而合阴阳……恶血不除,月水不时,因生积聚。”
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精气弱,邪气乘机侵犯,下腹部出现大小不一的肿瘤,膨胀或疼痛,从而引发了月经周期的紊乱、月经周期的延长、经量过多或伴有大量的血块、腹部刺痛等症状,称之为“癥瘕”。
从上述这些症状的角度来看,当下女性经常出现的子宫肌瘤,便是属于中医学中“癥瘕”的范畴。
张锡纯所拟的理冲汤,便是以扶正祛邪治疗子宫肌瘤的代表方,而此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材,便是*芪。
现代研究表明,*芪的这种本领可能与*芪甲苷能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开放钙离子通道、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促进能量代谢有关。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中药理冲汤可以抑制子宫肌瘤的血管新生,改良微环境,从而对子宫肌瘤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
利尿消肿
在中医看来,人一旦气虚,其身体内部水湿的运化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
现代医学中关于*芪利尿方面的研究有很多,简单来说,*芪中的皂苷、多糖及*酮类成分在此方面均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芪
研究表明,其具体的利尿机制可能与增加钠离子、氯离子排出量和竞争性抑制钠-钾-ATP酶活性有关。
在调理脾气虚,水湿内停引起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时,多与防己、白术等同用。
肢体痿废
痿证,简单来说,就是肢体软弱无力,筋脉迟缓,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
对于痿证的患者,张锡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将《*帝内经》痿证的治疗思想和西方医学对于痿证的认识相结合,认为风、寒、痰涎等之所以能致痿,是因为胸中大气早已微弱,若大气旺盛则人体充盛、经络通流,就不会有外邪侵入。
书中是这样写的:“盖大气旺,则全体充盛,气化流通,风寒痰诞皆不能为恙,大气虚,则腠理不固,而风寒易受,脉管湮淤,而痰涎易部矣。”
所以,张锡纯在调理肢体痿废的时候,以*芪为主,再配伍疏通血脉、祛风消痰之品,获得了不错的结果。
当代很多医生重用*芪来治疗重症肌无力,同样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症状易反复。
患者在初次发病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上睑下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苦笑面容。
中医据此病的临床表现,将眼睑无力下垂为主的归属于睑废、痿证等范畴,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将四肢酸软无力的归为痿证范畴,将呼吸困难、肌无力归为“大气下陷”范畴。
◎八岁手绘
关于*芪与大气下陷,我们之前讲过了,此处就不再多说,今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芪与痿证。
亦茹遇到过这样一个患者,将近60岁的一位女性,咀嚼无力长达两年的时间,吃饭很不方便,一顿饭往往要吃上好久。医院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医院使用了溴吡斯的明进行对症治疗,但还是不太行,咀嚼无力稍微有些改善,但是还是不能做家务,活动后会出现很明显的全身乏力的现象。
后来这位患者找到了我们当地的一位老中医,中医给她开了一副方子,吃过20剂之后,就明显感觉到不一样了。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具体方子亦茹就不透露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方子中,别的药材大多是6~15克不等,唯独*芪一味药,用量达克之多,可见其重要性。
现代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芪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帮助机体维持免疫平衡,从而改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名医名家用*芪
聊了这么多张锡纯,您可千万别以为只有张锡纯喜欢用*芪,历代中医名家喜欢用*芪的有很多。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芪建中汤、*芪桂枝五物汤、防己茯苓汤、三*汤、防己*芪汤、乌头汤、*芪芍药苦酒汤、桂枝加*芪汤皆用到了*芪;
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当归补血汤等经典方剂中亦用到了*芪;
清代名医王清任更是对*芪青睐有加,其《医林改错》所载三十多方中,有十多方用到了*芪,不论危急重症,补气治本,痘疾诸证皆应用*芪,其善用*芪的程度可见一斑。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在使用*芪的过程中,*芪的用量与其最终想要获得的结果是密切相关的。
?对于一般病证,用量9~15克即可;
?若用于益气升阳、补气活血,则需要加大剂量,临床可用至30~60克,甚至还会更多,但这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了,不要自己随意用。
*芪与养生
好啦,说了这么多,让亦茹来为大家总结一下哪些人适合用*芪吧。
?体弱的老年人: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抵抗力差,通常还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日常泡些*芪来喝,可以帮助预防脑卒中、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并发症。
?年轻力壮的上班族:上班族通常压力很大,有时候工作起来通宵达旦,可以通过*芪来调理身体,提高抵抗力。
?手术后的人群,和皮肤伤口不容易愈合的人群,可以通过*芪来促进伤口愈合,排出脓*。
?女性可以通过*芪来补气生血,改善血液运行。
?经常容易水肿的人可以通过*芪来利尿消肿。
罗博士的朋友著名伤寒专家*煌教授曾关于适合用*芪的“*芪体质”做过论述,亦茹也放到这里来供大家进行参考。
*芪体质
1.体虚胖,肌肉松软不坚实,朱丹溪说:“肥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满。”
2.“*芪肚”,即肚子很大,一摸像棉花一样软的肚子。
3.“能食而无力者”,能吃但是不禁饿,总感觉四肢无力,尤其饭后。
4.头汗、易汗、多汗、自汗,也有浑身都容易出汗的情况。
5.舌象“胖大软淡嫩”,舌体胖大,舌质淡白,有齿痕。
6.面色缺乏光泽,色白者居多,唇色暗淡,脸部肌肉松弛,以眼睑和两侧下垂较为多见。
7.小腿肌肉松弛,皮下脂肪丰富,脚踝处容易水肿,穿袜子会有明显的印。
8.容易水肿,例如下午手发紧、早上眼皮有点肿等情况,体表虚浮,身体沉重。
*芪的配伍
●调理大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多与人参、柴胡、升麻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品配伍;
●调理血虚证,常与当归等补血药配伍;
●调理脾虚不能统血之失血证,常与人参、白术等配伍;
●调理肺气虚弱之喘咳日久、神疲气短,常与化痰止咳平喘药配伍,以标本兼治;
●调理脾气虚,水湿内停引起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多与防己、白术等配伍;
●调理气血不足,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常与补气血、生肌敛疮药配伍。
△*芪
那么,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用*芪来调理身体,应该怎样用呢?
◆如果是普通人群,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只是比较容易疲劳,想保养一下。那么,只需要取3克*芪,泡水喝就可以。这是一个比较平和的量,这样的量是可以长期喝的,坚持下去,喝个半年一年左右,身体会越来越好。
如果您觉得单调,可以取*芪3克、枸杞子3克、山楂3克,泡水代茶饮。对于有热的人群,可以加上3克石斛,眼睛不舒服的人群可以加上3克菊花或者3克决明子,都是可以的。还可以搭配一点陈皮,帮助运化,防止“虚不受补”引起的上火问题。
◆如果已经是气虚了,需要补气,建议把*芪的量增加到6克,枸杞子等的量也增加到6克。
◆确定是*芪体质的人,日常养生使用*芪的用量可以稍大一些,可以每天用到15克以上,泡水喝,半月左右体质就会有改善。
◆如果是治病,需要更大的量,比如15~30克甚至更多(有时候甚至到一二百克),那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注意,舌苔厚腻之人要先祛水湿才能用*芪,舌头鲜红之人则要先清热。具体方法可以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