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臀中肌的损伤和治疗 [复制链接]

1#

臀中肌损伤有急、慢性两种。急性损伤者,局部肿痛显著,无复杂的临床症状,极少数病例因损伤较重,内出血太多,影响附近的神经和血管,出现臀部麻木,发凉等症状;慢性者,肿胀不显著,但出现的症状较为复杂,除局部疼痛麻木外,还常常引起坐骨神经疼痛,行走受限。臀中肌损伤可根据臀中肌损伤所波及的范围和病理变化,分为以下3型:单纯型臀中肌本身受损,并未波及其他软组织,所以只在臀中肌本身有1~2个单纯的压痛点,疼痛较局限,多不引起牵涉痛。下肢可有轻微的疼痛和麻木感。臀梨综合型臀中肌本身有痛点,压痛且波及梨状肌,做梨状肌牵拉试验,引起臀中肌疼痛加重,且疼痛范围不确定,或有下肢疼痛。混合型臀中肌本身有痛点和压痛。梨状肌也有疼痛和压痛。压臀中肌和梨状肌都引起下肢沿坐骨神经干的牵涉性疼痛、麻木。患者主诉行走,站立时下肢有痛麻感,发凉等。波及梨状肌时诊断更为困难。慢性臀中肌损伤的发病率在骨伤科疾病中较高,常被误诊为梨状肌损伤或笼统地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局部解剖:臀部的中层肌肉由上往下分别为:臀中肌、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臀中肌起于髂骨翼外侧、臀下线或臀后线之间,止于股骨大粗隆尖部的外侧面,作用是外展大腿,并协助前屈内旋,后伸外旋。臀中肌本身受臀上皮神经支配。梨状肌与臀中肌相邻,起于坐骨大切迹及骶骨的前面,止于大粗隆的上缘(即大粗隆尖部),其止点和臀中肌紧密相邻。

又因梨状肌由坐骨大孔穿出后,将坐骨大孔分为梨状肌上下孔,此二孔是盆内神经、血管通往臀部及下肢的必经之门户。所以,臀中肌病变后必然要波及梨状肌及与它紧密相连的神经血管。臀中肌损伤后,在临床上出现较为复杂的临床症状是与它的特定的解剖位置紧密相关的。

诊断:①存在损伤史;②臀中肌有疼痛和压痛,梨状肌无压痛,患侧下肢或有轻微痛麻感觉;嘱患侧下肢做主动外展运动,疼痛加剧,为臀中肌损伤单纯型;③臀中肌有疼痛,压痛,位置偏于下侧,且梨状肌表面投影区也有疼痛和压痛(臀裂上端和患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与同侧股骨大粗隆连线,即为梨状肌的表面投影),且其痛点和臀中肌上的痛点相邻,且位置模糊不清,连成一片。做梨状肌牵拉试验疼痛加剧,而下肢麻木感不明显,即为臀中肌损伤的臀梨综合型;④臀中肌有疼痛和压痛,并牵涉下肢坐骨神经支配区域干痛麻不适。梨状肌表面投影区有疼痛,梨状肌牵拉试验引起下肢沿坐骨神经支配区域干痛麻加剧。患者走、站均感下肢疼痛不适,此为臀中肌损伤混合型。

治疗:中医经络微创治疗此病疗效确切,嘱患者侧卧治疗床上,患侧朝上膝关节屈曲,健侧朝下腿伸直。根据压痛点位置的不同,操作方法分述如下:单纯型单纯型的损伤点大多在臀中肌的起点。

压痛点即为进针刀点,刀口线和臀中肌纤维走行平行,针体和髂骨面垂直刺入,达骨面,先纵行切割后出针。

臀梨综合型先在臀中肌本身的痛点进行针刀手术,方法和单纯型同。接着,以梨状肌的压痛点为进针刀点,刀口线方向和梨状肌走行方向平行,针体和臀部平面垂直,达梨状肌肌腹,后沿沿梨状肌纵轴,先纵行切割1~2下,出针。混合型第一步治疗同臀梨综合型,然后在臀中肌和梨状肌,二痛点连线之中点进针刀,刀口线方向和臀中肌纤维方向平行刺入,达骨面,纵行切割2~3下,出针,然后做梨状肌牵拉试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