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帝内经素问48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复制链接]

1#

音频播放

本篇介绍了几种特别少见的疾病,所以篇名为“大奇论”。篇中从脉象变化着手,分析了疝、瘕、肠?、偏枯、暴厥等病的病机及其预后。同时还阐述了心、肝、肾以及胆、胃、大肠、小肠等脏腑精气不足的死期。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

肺之雍,喘而两胠满①;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胻大跛②,易偏枯。

心脉满大,癎瘈筋挛;肝脉小急,癎瘈筋挛③;肝脉惊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④,不治自己。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⑤。

肝肾并沉为石水⑥,并浮为风水⑦,并虚为死,并小弦欲惊。

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

心脉搏滑急为心疝⑧。肺脉沉搏为肺疝⑨。

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癎厥,二阳急为惊⑩。

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膈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暗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暗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

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

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寒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

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

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

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

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①喘而两胠满:胠[qū],肋下。

②髀胻大跛:胻[héng](骨行),足胫

③癎瘈筋挛,癎[xián],指的就是癫痫病;瘈[chì],指痉挛状。

④脉不至若瘖,瘖[yīn],同"喑",指嗓子哑。

⑤不鼓皆为瘕,瘕[jiǎ],人腹中的寄生虫团块

⑥肝肾并沉为石水,石水,疝瘕类病证。《医门法律·水肿论》:"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以其水积胞中,坚满如石,不上大腹,适在厥阴所部,即少腹疝瘕之类也。"

⑦并浮为风水,风水,风水作为水肿类疾病中一个独立的疾病,特指现代医学所讲的肾源性水肿并伴有:(1)新近由外感引起,病程短。(2)或有外感症状者。(3)或有肺系症状者。具备三项中任意一项的水肿均属风水。其他性质的水肿不在此范畴。

⑧心脉搏滑急为心疝,心疝[[shàn]],心病名。诸疝分类中之一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多因心经为寒邪所袭而发。《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由阴气积于内,寒气不散,上冲于心,故使心痛,谓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锥刀所刺,或阴阳而痛,或四支逆冷,或唇口变青,皆其候也。"

⑨肺脉沉搏为肺疝,肺疝(pulmonaryhernia)是肺组织通过局部薄弱处突出到胸腔范围以外所形成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先天性发育异常和后天性损伤有关。先天性肺疝常伴有肋骨或脊椎畸形腭裂、唇裂等先天性畸形,疝出部位包括颈部、纵隔、胸壁和膈肌,其中以颈部和胸壁最常见,症状多不明显,常误诊为寒性脓肿皮下气肿及颈静脉瘤等。

⑩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癎厥,二阳急为惊三阳,指太阳经三阴,指太阴经二阴,指少阴经二阳,指阳明经

?脾脉外鼓沉为肠澼,肠澼[pì],中医古病证名,大便脓血之病证,可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痔漏等肠道疾病。

?不喑舌转可治,不喑,指嗓子不哑,意指说话正常;

?其从者暗三岁起,其从者,从,随从,这是和前面那个主相对应的,本文是指"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为主,而"男子发右、女子发左"即为从。

?微见九十日死,微见,始见也

?脉至如省客,省客,脉学名词。指脉象。初来脉搏充盈。旋即鼓动而去,时有时无。《素问·大奇论》:"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不足也。"张景岳注:"省客,如省问之客,或去或来也。塞者,或无或止;鼓者,或有而搏。是肾原不固,而无所主持也。"

?悬去枣华而死,悬者,华之开。去者,华之落。枣华,指枣树开花季节。泛指初夏。指枣华开落之时,火旺而水败,肾虚者死也

?白垒发死,垒与蘽同,即蓬蘽[[lěi]也。蓬蘽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小灌木,湖北东南部(崇阳),广东,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朝鲜,日本有分布。全株及根入药,能消炎解*、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白垒发于春中。

肝经、肾经、肺经胀满者,其脉搏必实,当即发为浮肿。

肺脉壅滞,则喘息而两胁胀满。肝脉壅滞,则两胁胀满,睡卧时惊惕不安,小便不利。肾脉壅滞,则胁下至少腹部胀满,两侧胫部粗细大小不同,患侧足胫肿大,活动受限,日久易发生偏枯病。

心脉满大,是心经热盛,耗劫肝阴,心神被伤,筋脉失养,故易发生癫痫、抽搐及筋脉拘挛等症。肝脉小急,是肝血虚而寒滞肝脉,血不养心,筋脉不利,也能出现癫痫、抽搐和筋脉拘挛。肝脉的搏动急疾而乱,是由于受了惊吓,如果按不到脉搏或突然出现失音的,这是因惊吓一时气逆而致脉气不通不需治疗,待其气通即可恢复。肾、肝、心三脉细小而急疾,指下浮取鼓击不明显,是气血积聚在腹中,皆当发为瘕病。

肾脉和肝脉均见沉脉,为石水病;均见浮脉,为风水病;均见虚脉,为死症;均见小儿兼弦之脉,将要发生惊病。肾脉沉大急疾,肝脉沉大急疾,均为疝病。心脉搏动急疾流利,为心疝;肺脉沉而搏击于指下,为肺疝。

太阳之脉急疾,是受寒血凝为瘕;太阴之脉急疾,是受寒气聚为疝;少阴之脉急疾,是邪乘心肾,发为痫厥;阳明之脉急疾,是木邪乘胃,发为惊骇。

脾脉见沉而又有向外鼓动之象,是痢疾,为里邪出表的脉象日久必然自愈。肝脉小而缓慢的,为痢疾邪气较轻,容易治愈。肾脉沉小而动,是痢疾,或大便下血,若血热身热,是邪热有余,真阴伤败,为预后不良的死症。心肝二脏所发生的痢疾,亦见下血,如果是两脏同病的,可以治疗,若其脉都出现小沉而涩滞的痢疾,兼有身热的,预后多不良,如连续身热七天以上,多属死症。

胃脉沉而应指涩滞,或者浮而应指甚大,以及心脉细小坚硬急疾的,都属气血隔塞不通,当病偏枯半身不遂。若男子发病在左侧,女子发病在右侧,说话正常,舌体转动灵活的,可以治疗,经过三十天可以痊愈。如果男病在右,女病在左,说话发不出声音的,需要三年才能痊愈。如果患者年龄不满二十岁,此为禀赋不足,不出三年就要死亡。

脉来搏指有力,病见衄血而身发热,为真阴脱败的死证。若是脉来浮钩如悬的,则是失血的常见之脉。脉来喘急,突然昏厥,不能言语的,名叫暴厥。脉来如热盛之数,得之暴受惊吓,经过三四天就会自行恢复。

脉来如浮波之合,象热盛时的数脉一样急疾,一呼一吸跳动十次以上,这是经脉之气均已不足的现象,从开始见到这种脉象起,经过九十天就要死亡。

脉来如新燃之火,临势很盛,这是心脏的精气已经虚失,至秋末冬初野草干枯的时候就要死亡。

脉来如散落的树叶,浮泛无根,这是肝脏精气虚极,至深秋树木落叶时就要死亡。

脉来如访问之客,或来或去,或停止不动,或搏动鼓指,这是肾脏的精气不足,在初夏枣花开落的时候,火旺水败,就会死亡。

脉来如泥丸,坚强短涩,这是胃腑精气不足,在春末夏初榆荚枯落的时候就要死亡。

脉来如有横木在指下,长而坚硬,这是胆的精气不足,到秋后谷类成熟的时候,金旺木败,就要死亡。

脉来紧急如弦,细小如缕是胞脉的精气不足,若患者反多言语,是真阴亏损而虚阳外现,在下霜时,阳气虚败,就会死亡;若患者静而不言,则可以治疗;

脉来如交漆,缠绵不清,左右旁至,为阴阳偏败,从开始见到这种脉象起三十日就会死亡。

脉来如泉水上涌,浮而有力,鼓动于肌肉中,这是足太阳膀胱的精气不足,症状是呼吸气短,到春天尝到新韭菜的时候就要死亡。

脉来如倾颓的腐士,虚大无力,重按则无,这是脾脏精气不足,若面部五色之中先见黑色,是土败水侮的现象,到春天发生的时候,木旺土衰,就要死亡。

脉来如悬雍之上大下小,浮取揣摩则愈觉其大,按之益大,与筋骨相离,这是十二俞的精气不足,十二俞均属太阳膀胱经,故在冬季结冰的时候,阴盛阳绝,就要死亡。

脉来如仰卧的刀口,浮取小而急疾,重按坚大而急疾,这是五脏郁热形成的寒热交并于肾脏,这样的病人只能睡卧,不能坐起,至立春阳盛阴衰时就要死亡。

脉来如弹丸,短小而滑,按之无根,这是大肠的精气不足,在初夏枣草树生叶的时候,火旺金衰,就要死亡。

脉来如草木之花,轻浮柔弱,其人易发惊恐,坐卧不宁,内心多疑,所以不论行走或站立时,经常偷听别人的谈话,这是小肠的精气不足,到秋末阴盛阳衰的季节就要死亡。

本篇主要说的是脉相,对脉相的描述,说实在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好比天书一般。和西医的所见即所得的诊断比起来,中医的脉诊来的似乎比较"弦"。

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对病人的医疗干预能力,远比现在的社会来的要低的多,因而就会出现,到……时候死的判断,这也是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我们在阅读《*帝内经》时,要把握好这一点。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脉相,大多数形成的原因就是经络堵的结果,正如"肝满、肾满、肺满……";"肺雍、肝雍、肾雍……",而解决经络堵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刮痧、按摩。由于这两种诊疗手段完全是采用纯物理的方法,直接作用于经络上,因此,见效快而无副作用。但是,因对按摩师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对按摩师的体力也有要求,只能是一对一的治疗,而无法像针、灸、药那样可以一对多,再加上医疗行业的商业化,刮医院,而进入到了民间。但几千年来,它还能在民间延续,说明了其功效是其他的疗法不能替代的。

中医讲究上医治未病,不要等着"……死"时再去通经络,而是在身体处于亚健康时,就及时处理,就不会有那么多奇怪的病了。

-END-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z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