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工程事故及坠落伤害,造成严重创伤的发生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是40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多发伤等严重创伤是致死、致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临床救治面临着*金时间内确定性止血、骨折固定、血肿清除,以及气道开放、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液体管理和复苏、抗休克和损伤控制等严峻挑战,更需要积极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凝血功能紊乱、脓*症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后期计划性手术和康复(包括运动和心理)治疗。因此,对于创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对全身多器官、多系统产生的影响,常需要多学科参与、分阶段处理,利用最优化的资源产生最大化的救治效果。
近日,医院(西院)经多学科协作救治,及时妥善应对伤情变化,成功挽救一例重症多发伤患者生命,目前患者正在康复中。
医院(西院)是本地区最早组建以骨科为依托的多学科创伤救治团队,包括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医疗专家,并构建了一体化的严重创伤救治流程,打通绿色生命通道,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救治,实施一体化联合救治模式,实现了创伤救治整体能力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创伤救治中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临床科室,是由相关学科群针对严重创伤救治组建的学科群平台,不同学科的专家相互交叉、渗透、整合,在创伤救治中心这个平台上得到凸显,充分发挥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作用,解决了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
1月24日上午6时,患者董某在工作中不慎被机器绞伤,致右上肢疼痛、出血、活动受限,胸痛,医院,包扎伤口、小夹板外固定,初步评估后考虑损伤较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与医院(西院)创伤救治中心联系,医院随即组织相关专家做好接诊准备。
上午10时,患者到达后讯速完成相关检查及伤情评估,患者右胸壁塌陷,右上肢肿胀明显,右上臂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创面污染重,肌肉组织无活性,肱骨干断端血管、神经外露,其远端大段骨质缺损,右肘关节畸形空虚;右前臂及手大面积剥脱伤伴皮肤软组织挫裂伤,伤口污染重,可触及骨摩擦感,可见活动性出血,患肢感觉麻木,因疼痛不能完全配合检查,尺桡动脉未触及,末梢血运差。骨科陆向东主任认真查看伤情后指示:患者外伤史明确,右上肢创伤重,急行右上肢截肢术。
入院诊断:右上肢毁损伤、右肺创伤性湿肺、右胸多发肋骨骨折(第1-5肋)、右胸壁塌陷、右胸壁肌间血肿、右侧胸腔积液。
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积极给予输血、抗感染,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加强监护治疗,患者创伤性湿肺病情危重,复查胸部CT等检查示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气胸,右侧胸腔积液,双侧创伤性湿肺,1月25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积极请普外科及麻醉科会诊,给予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气管插管术,术毕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于1月28日拔除气管插管。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后,患者于伤后第7天在我院普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团队的配合下,由山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郭光伟操刀手术,行2,3,4,5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对学科技术水平与学科之间相互配合要求却很高,在规范的严重创伤救治流程指导下,多学科救治团队齐心协力全力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联合救治的整体实力。术毕于重症医学科积极给予监护治疗,经重症科医护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患者病情渐趋平稳,于2月13日,转入普外科继续治疗。
该例特别复杂和危重创伤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医院(西院)重症医学科、普外科、创伤骨科、手术室、麻醉科等创伤救治多学科密切协作的综合实力,进一步体现了医护人员珍爱生命、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