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肺癌患者脸大脖子粗命悬一线上腔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脸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病态。尤其是肺癌患者若出现这种情况,则不是一件好事。日前,72岁的肝癌患者廖华(化名),就不幸因癌细胞转移到肺部,导致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出现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危及性命,庆幸的是,他在重医附二院接受了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解除梗阻,不仅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为后续进行下一步抗肿瘤治疗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患者上肢、颜面部肿胀

上腔静脉支架植入缓解症状

廖华是一位原发性肝癌术后5年的患者。今年9月,他因突然出现双侧上肢、颜面部肿胀感到憋喘、憋闷,而且肿胀程度进行性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被家人送到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肿瘤中心就诊,医生以“肝右叶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将他收治入院。通过胸腹部增强CT等检查发现:肝内有数个异常强化团块影,右肺上叶、右肺门部及邻近纵膈有71×83cm大的肿块,考虑原发性肝癌复发并右肺转移,而且肿瘤病灶侵犯右肺动脉主干、右上肺动静脉及上腔静脉等。

因内科治疗没有明显效果,再加上肿瘤已侵犯到整个右肺,不适宜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中心便邀请放射科介入中心执行主任、擅长肺癌肝癌等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刘曦副主任医师会诊。

刘曦副主任医师通过床旁查体及查阅患者影像资料后指出:通过增强CT可以清楚地看到廖华的两根无名静脉汇合至上腔静脉后,有长度约为3公分的上腔静脉明显变细狭窄,狭窄两端正常的上腔静脉有10mm~12mm粗,而他的狭窄段静脉只有3mm~4mm粗,最狭窄处只有2mm。结合患者目前已出现了头胀、喘闷等临床症状,考虑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当务之急是立即进行上腔静脉造影,再实施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让血液快速回流到心脏以缓解症状,才能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准备,10月18日,刘曦副主任医师在局部麻醉下,经右侧股静脉穿刺并置入血管鞘,在导丝引导下插管至上腔静脉上方左侧无名静脉行造影检查。影像显示:上腔静脉呈节段性狭窄,较狭窄处管腔呈细线样改变,双侧颈部可见少许侧枝通路形成。术中,经验丰富的刘曦副主任医师用球囊导管扩张上腔静脉狭窄段管腔,并于狭窄段植入覆膜支架,见支架展开良好、位置合适,再行血管造影检查,当造影提示上腔静脉血流通常,狭窄处管腔明显扩张,就顺利结束了手术。

术后第3天,廖华头面部肿胀减轻,双侧上肢肿胀等症状明显消失,整个人感觉十分轻松。后续,医生将继续为其进行下一步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方案。

支架植入术作用重大

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刘曦副主任医师介绍,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上腔静脉或其周围的病变引起完全或不完全性阻塞,导致经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液部分或全部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前胸壁淤血和静脉曲张等临床综合征。

上腔静脉是血液自头、颈、上肢及上胸,回流到右心房的主要静脉通道。它位于纵隔右前方,是从左右无名静脉汇合至右心房的一段长约6~8cm的静脉,周围被较硬的器官组织包绕,包括胸腺、主气管、右支气管、主动脉等。若这些结构的任何一部分膨胀均可压迫或阻塞上腔静脉,导致相应区域静脉压升高,使血液向血管外渗出引起软组织肿胀,这就如同一条高速路或水管出现堵塞,血液就会通过侧枝类似于其他的小路流散。比如,颜面部、颈部、双上肢肿胀,引起肢体麻木,胸壁上有特支循环静脉曲张;脑组织肿胀,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头晕和呕吐、昏迷等等。

目前,肿瘤压迫是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对于治疗,目前临床缺乏普遍的共识指南,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手术搭桥等。如利尿与消水肿、抗凝治疗等内科治疗只能减轻症状;外科治疗若肿瘤已发生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则失去手术切除机会。

“肿瘤压迫引起的血管阻塞治疗原则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刘曦副主任医师说,减轻痛苦就是开通阻塞血管,恢复正常血流以消除颜面部、颈胸部肿胀,因此,微创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支架植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支架植入术效果反响好

已成临床最佳治疗方式

刘曦副主任医师进一步解释,支架植入术,就是局麻下经股静脉穿刺引入导管,在导丝导管配合下依次经髂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进入上腔静脉进行造影,显示上腔静脉狭窄阻塞的范围、阻塞段与右心房和无名静脉的空间关系,建立血管成形操作通路,开通阻塞段的上腔静脉。一般肿瘤压迫者可在上腔静脉狭窄段直接植入内支架,若为炎症瘢痕性狭窄,狭窄组织坚韧,需要进行球囊预扩张术,再植入内支架,血流恢复正常,可快速解决静脉阻塞造成的颅压增高、颜面颈部憋胀和呼吸困难等。

近年来,支架植入术,已成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线治疗方法,也是临床最佳治疗方式,并且已得到相关研究证实。日前,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新分析表明,血管内治疗支架植入目前是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最新研究于6月28日发表在EClinicalMedicine杂志上。统计分析表明,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接近99%,再狭窄和复发率相对较低。这项分析确实突出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血管内治疗的成功,表明它非常有效、安全和持久。

据了解,重医附二院放射科介入中心开展介入治疗有20多年,是全市较早开展综合介入的副主任委员单位,负责处理全院及全市的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相关介入治疗,在运用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随着近年来,该治疗方式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刘曦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开展的成功案例也日渐增多,目前已有30例左右,因效果显著而受到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血管内支架植入,对于终末期的恶性晚期肿瘤患者而言,不仅可以消除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保障生命,让其得到继续治疗。”刘曦副主任医师说,若上腔静脉完全堵塞,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则不适宜进行内支架植入。患者具体是否适合进行该治疗,建议听取医生专业的建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