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12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王群:将“小孔之光”照进胸腔,用“肺腑之言”化解心结》的报道。在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平台上,一位特别低调的医学专家,经常被口口相传,“被动”成为“网红”:力阻对早期肺结节一网打尽,他说不能“在幼儿园里抓坏人”;让患者打消“不必要的手术”念头,他的结论不容置疑,严厉得甚至有些“武断”;但为了避免病人“结节”变“心结”,他又和颜悦色、随时释疑解惑。医院胸外科学科带头人王群的一个个“肺腑之言”,成为患者坦然应对疾患的“清醒剂”和解忧更解“心锁”的“定心丸”。在很多病患眼中,当不少医生因为种种原因,不敢轻易替患者做主时,他总是能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最明确的结论和最优的方案。哪怕与患者当时的主观意愿有偏差,他也能力抒己见,毫不含糊。这种对专业的执着精进,和对患者的全情投入,30多年来,一以贯之。“做医生,就是要为患者拿主意”技术日新月异,如今,对于不少有肺磨玻璃结节的胸外科病人来说,胸腔镜已是常规的微创手术。但往前追溯20多年,开胸手术却是让很多病患闻之色变的治疗方案。不仅仅是开胸的大创面,容易让患者产生心结;更重要的是,开胸手术一直被称为是最疼的手术,术后不时造访的痛感让人心有余悸。直到腔镜之光照进胸腔,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年,王群作为第一批六年制医学生进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习,医院胸外科,迄今已36年。刚入职时,职场新人却总是面对病患接二连三的苦恼和焦虑:“刀口阴雨天又疼了”“能不能再给我开点药”……患者的切肤之痛始终牵动着王群的心。20世纪90年代初,一种创伤小、痛苦轻的腔镜微创手术在国际上被应用于胸外科。当时,国内外对于全腔镜手术还未真正认可,各方争议不断,是否具备安全性?肿瘤组织能否切除干净?费用会不会过高?许多专家对这门新生技术持否定态度,甚至说“有门不走,非要翻窗”。但当时已经是胸外科副主任的王群偏不信这个邪。“初始阶段更需要大家的投入和坚持。”他申请带队去国外学习全腔镜技术,将这项先进治疗方案带回国内,又带领胸外科团队率先开展腔镜下肺部、食管手术。不起眼的“小孔”,照亮了医患共同面对人类健康挑战的勇气。不用开胸,在胸壁上打1至3个2厘米的小孔即可完成手术,创伤少的同时缩短住院周期,患者术后2至7天便可出院,术后2至4周即可恢复工作、生活。早在年,医院就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把胸腔镜肺叶手术作为成熟术式的单位。在完成院内门诊和手术的同时,王群积极拓展渠道,开设教研班,通过直播、连线等方式,将这种成熟经验推而广之,授业论道,让众多医联体单位能从中受益。王群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眼下微创手术已在全国普及,每年,王群都要完成上千例“小孔”手术。但即便门诊和手术再繁忙,他总要抽出相当的时间,了解国际创新动向、研究前沿趋势、实时更新知识库。每个手术日前,他都要和团队进行病人术前的方案研讨,度身定制最适合的手术路径。“医疗技术的更新迭代始终要以病人为中心。”王群说,医生只有想着未来,才能为未来的改变做好准备,“跟着潮流走,永远是落后的”。医学创新往往十年磨剑,专业领域一直在拨云散“误”,王群沉浸其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和病人打交道,在论坛交流研讨,向年轻医生、医学院学生传道授技。然而在病人口中,这位很少在非专业场合“抛头露面”的医生,却始终是能“一语中的”“手到病除”的大咖。由于对微创技术创新推广的突出成效,王群当选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抓坏人,不能去幼儿园里去抓”低剂量CT筛查的普及提升了肺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但有一些缺乏语境的“广而告之”,让不少人陷入“谈结节色变”的焦虑和不安,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女性、非吸烟人群成为被肺磨玻璃结节“找上门”的“偏爱群体”。“抓坏人,不能到幼儿园里去抓。早期的肺磨玻璃结节就好像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还没长大谁知道是好是坏呢?”这一形象的比喻,是王群劝阻病人不要急于手术的原创金句。在医院的门诊,王群的接诊量一天常常达到百余人次,有时在诊室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大多数人都带着同一个问题而来:我什么时候可以做手术?作为胸外科学科带头人,王群每个手术日可以做10多台肺切手术。然而在门诊,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却是:你这个情况,可以先不做手术,随访就行。“随访就行”,这是比手术更要有自信做出的判断。它意味着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精准的“眼睛”,能从片子中一眼看出病灶的性质,研判走势;也意味着医生要有足够的专业和底气,说服病人,让他们安心接受、放心回家。不用开刀,别担心,没问题……尽管这些诊断结果出自最顶尖的专家,不少患者仍然会心存疑虑,以至于有些人会磨着缠着要求尽快手术。“劝病人不手术,比劝病人手术还要难。大多数前来问诊的患者确诊的只是磨玻璃结节,虽然有病变风险,却完全没达到手术标准。比如纯磨玻璃结节小于5毫米,其实暂不需要随诊;不吸烟等低危人群检测到实性结节,如果小于4毫米,年度复查没变化也不需要继续随诊。”王群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一个小婴儿,我们不能因为日后他可能成为坏人,就把他扼杀在摇篮里,否则就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肺结节是否手术就是这个道理。虽说是在门诊,对于王群而言,这里似乎也是一个手术台,只不过,这是一场用专业打消疑虑的“心理手术”。王群说,面对不同性格的病患需要用不同的战术:特别固执的,要语气更坚定、拿出更多权威依据;明显“犹豫不决的”,就替他摆出利弊、做出答案;有的老年患者体形、体征不适合手术,要采取别的方式,还要反复做通家属的工作;有些患者做足了功课,引经据典拿着专著论文来论理,要求手术,就要用绝对的专业力量去说服对方……身体要微创、心理要无创。“作为医生,我必须在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带给病人的益处之间做出权衡。更重要的是,还得替患者做出正确的选择。”王群说,只要对患者有益,就需要打消焦虑、讲明疑问,用专业缝合医患之间的信任。陪着多个患者“长跑”一方面,诊断技术提升让越来越多的早期结节“暴露”出来;但另一方面,有限的医疗资源必须用在刀刃上,任何不必要的“小题大做”“轻举妄动”,都是对珍贵资源的浪费。临床试验中发现,有些病人需要长期观察,才能做出精准的治疗选择;还有的筛查结果存在“假阳性”,结节会在一段时间后消退。凡此种种,都会持续对病患造成心理压力;让病人解开心结,需要医生“时时在线”。年起,在持续的科研课题和医患答疑中,王群开始建设随访数据库。多个与肺结节共处的人,不少是他苦口婆心劝下来、暂不手术的案例,90%以上患者的结节数年来没有发生变化。“研究表明,测量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节时,每个观察者之间可能会有一个测量的误差,误差值大约在1.32至1.73毫米,也就是说如果上年的体检报告中显示结节大小为5毫米,到当年大小为6毫米,则有可能是因为测量误差造成的,不一定是结节真的长大了。”王群说。从开刀到微创,从微创到不手术,在陪伴患者“长跑”的过程中,王群练就了超于常人的“火眼金睛”;紧随先进医疗技术,实时更新着他对疾病的判断、认知的理念和应对的系统方案,也让他时刻立于创新前沿,更让他深刻理解什么是对患者最好的治疗,什么是最必要的治疗。对于医疗资源仍不富足的当下而言,面对不同程度的病患,更要“精准施策”,既不放过,又不过度。王群说,在不必要的阶段,尤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人财物,避免用力过猛或者因小失大,才能让宝贵的医保资源造福更急需的病患,所以医生必须时刻“与时俱进”。门诊、手术、查房、随访、带教学生……如今的王群,仍然是每天忙个不停。无论手术大小,他都要对症施治,反复斟酌、一丝不苟,扎根于精进治疗技艺,根据患处部位精准“开路”,将术后的影响降至最低;但医生的情怀又使得他不能仅仅专注于手术,还要有更宽的视野和社会的责任。既守护在患者的手术台边,又日常跟踪“陪跑”众多有“节”人群,为他们减负降压。他说:外科医生最忌讳“淹没”在手术里,手术本身并不是目的,缓解更多患者的痛苦才是医生的使命。“医生始终用最少的切口、最小的创伤、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获益最大化的这一追求,从未改变。”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