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73岁高龄的张先生(化名),半年前反复胸闷气促,腹胀、浮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一查,原来是“心门”打不开了,回心的血流几乎被“堵死”,如不手术治疗,心脏功能将进一步恶化,肝功能、肾功能受影响,性命堪忧。日前,医院心外科*焕雷主任为他实施了全胸腔镜微创与介入技术相结合的“心脏门中门”置换,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帮他重开“心门”,手术顺利,当天他即又能大口大口顺利呼吸。经文献检索,目前国际上尚未见类似手术病例报道,据介绍,此手术方式适用高龄、高危患者。张先生的心脏,之前经历过两次“心门”置换,分别是年和年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医院检查,发现三尖瓣位的人工生物瓣发生明显的老化,出现严重的狭窄,瓣口只有手指尖那么大,“心门”打不开了。虽然经过积极的药物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进行第三次手术,再行三尖瓣置换,是唯一的办法。但这个手术风险太高,很多需要再次或多次心脏手术的患者,因反复手术、年龄大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一直以来是心脏外科领域的难题。医院后,张先生和家属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医院求医。*焕雷主任接诊后,完善所有术前检查、充分摸清张先生的疾病状况,组织全科讨论,为其挑选最优的手术方案。一般这样的病情,常规是正中开胸,在心脏停跳下重新锯开胸骨、游离粘连,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大、风险高,患者难以耐受。而常规介入三尖瓣“门中门”置换,能够极大降低手术创伤和风险,但国内外经验不多,并且患者因多次手术,存在严重的胸腔粘连,需要广泛游离粘连和较大的手术切口,这样势必会造成创伤大和出血多的情况,威胁患者预后。同时,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切口必须尽量靠胸部的外侧,常规的手术器械难于从外侧切口完成心脏荷包缝线的操作。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焕雷主任决定采用其擅长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介入技术和心脏不停跳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为张先生进行治疗。据了解,这在国内尚属首例。经过医患双方的充分交流,年1月8日,全国首例全胸腔镜下三尖瓣介入“瓣中瓣”置换手术在医院拉开序幕。因为胸腔内粘连严重,手术采用了经典的“三孔法”,在胸壁上打3个小孔。在电视屏幕下经过仔细分离胸腔内的粘连,“张先生肺与胸壁全部粘连,而且肺组织很脆,稍不留神,就会出血,粘连、分离、止血耗费了两三个小时。”*焕雷主任感叹说。顺利分离粘连后,为其缝合了右心房荷包线,在X线下穿刺定位,先精准送入球囊,如“气球”一样扩张重度狭窄的老化生物瓣。一番艰难操作后,张先生只有手指尖般大的瓣口,成功扩张到正常瓣口大小,然而这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适当调整输送器角度后,再将介入瓣膜推进至原来人工瓣膜正中央,释放介入瓣膜,使介入瓣膜在原来的人工瓣膜内自动弹开,经心脏彩超和X线造影确认,自此手术顺利完成,成功在原三尖瓣位上再次置入新的人工瓣膜,即“门中门”,整个手术过程靠一根“穿刺针”完成,创伤极小,极大的降低了手术风险。手术结束后,术中心脏彩超显示:新的人工生物瓣膜启闭功能良好,未见返流及瓣周漏。张先生手术当天就顺利脱离呼吸机,充分显示了微创和介入手术的优势。记者了解到,医院心外科目前已经开展了超过余例各类胸腔镜下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全腔镜微创心脏年手术量位列全国第一。微创心脏手术切口美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可。全国首例全胸腔镜下不停跳三尖瓣介入“瓣中瓣”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微创心脏外科技术和介入瓣膜技术水平更进一步,全腔镜微创技术和介入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在国际上尚未见正式报道。*焕雷医生表示,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和介入瓣膜手术,将可使更多高龄患者免于正中开胸手术的痛苦,降低围术期风险,加速术后康复。外科医生成为既拿手术刀、又拿胸腔镜和导管的结合体,“三体”的结合可为更多的心脏病患者带来福祉与希望。新快报讯记者黎秋玲通讯员郝黎张蓝溪靳婷赵俊飞